今年展览聚焦古典园林中所藏的明清家具类文物,席卷传统家具的绝大多数门类和品种,汇聚南北、中西不同样式风格,用83件/套展品展示传统家具之美。

绝大多数文物去掉玻璃“保护罩”

荣华铝合金门窗锁_去掉落保护罩的明清家具在颐和园展现木器风华 铝合金门

展览分为佳木良作、器以载道、中西遇鉴、各有所宜四个单元,以古典家具的发展进程、家具承载的礼制文化、人文文化、地制文化、明清家具展现的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不同园林空间中的家具陈设为展览脉络,为不雅观众展现古典家具厚重的文化内涵。
展览设立颐和园博物馆和德和园两个展区,展期自5月17日至8月25日。

以往不雅观众看文物,都须要隔着一层玻璃。
为让不雅观众参不雅观家具展时更有代入感,这次展览中绝大多数文物去掉“保护罩”,直接呈现在不雅观众面前,尘封的文物将破除展柜的限定,以最真实的状态与不雅观众近间隔见面。
展览期间,展厅内将严密监控温度、湿度等,及时保养文物,并在文物周边设置红外感应提示音,最大限度降落外在环境对文物的影响。

据颐和园副园长荣华先容,“园说Ⅵ”是颐和园对"大众年夜众开放110周年的重点活动之一,也是颐和园博物馆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重点活动。
合营展览,颐和园还将举办家具研究、家具修复等学术讲座和线上专题直播活动,并为中小学生暑期社教活动开设专题科普讲堂。
开幕现场,文化集市同步开市,在博物馆外设置燕京八绝展示区、非遗展示区、文创售卖点等配套文化商业做事,集市持续至6月18日。

游客参不雅观展览,理解清明家具知识。
颐和园供图

展厅还原宫廷内原状陈设

宝座是中国古典家具中独树一帜的品类,在清代宫廷中数量浩瀚,一样平常陈设于帝后寝宫的正殿明间。
展览在第二展厅还原了正殿明间的原状陈设。

紫檀嵌珐琅凤纹带托泥宝座以紫檀木为质料,靠背花纹描述的蝙蝠、磬、鱼,取“福庆有余”的美好含义,是珐琅工艺与传统家具结合的范例代表。
宝座周围陈设屏风、宫扇、喷鼻香筒和甪端等器物,是宫廷中一种分外的陈设形式,彰显宫廷的持重、威严,表示出帝王的威信。

德和园扮戏楼展厅则以园林实景还原为主,以古代绘画为背景,展示不同园林空间内家具的陈设规制及家具与园林、自然相融的气韵。

传统家具三大流派汇聚

明清家具在地域上形成了“苏作”“广作”“京作”三大流派,苏式和京式较多保留中国家具的传统形式,广式家具则受西方文化影响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风格。

广东省博物馆的酸枝镶螺钿“粤东省城”款石面长几雕刻风雅繁密,通体用螺钿镶嵌出竹叶、兰花、梅花、缠枝莲纹及雀鸟纹。
特殊的是,此几有款有号,用螺钿镶嵌“粤东省城”和“南盛隆造”,使其为研究广式家具供应了素材。

苏州市园林博物馆藏鸡翅木双联式玫瑰椅原陈设于网师园,是范例的苏式家具。
玫瑰椅南方称为“文椅”,指靠背和扶手较矮,两者的高度相差不大,且与椅盘垂直的一种椅子。
此件玫瑰椅设计合理精妙,在明清玫瑰椅中极为罕见,是一件稀世珍品。

故宫博物院藏紫檀透雕卷草纹藤芯圈椅是京作的范例代表。
圈椅为紫檀木制,藤芯座面,四腿为一木连做,造法费料费工更费时,但构造更加稳固合理,在造型上继续了明式圈椅的大气朗阔的精髓,同时继承了清代雕饰的雍容华贵,是清代宫廷家具风格的典范。

天坛公园藏金漆交椅腿足交叉形成折叠构造,方便利用携带,与“马扎”形似。
交椅由游牧民族利用的胡床演化而来。
金漆交椅为清代大驾卤簿中天子所专用。

可参加榫卯构造拆解、闻喷鼻香识木等活动

“通过互动体验得到感知”是本次展览的一大特色。
第一展厅设有可以近间隔参不雅观的大果紫檀明式圈椅榫卯构造展示及传统家具制作工具实物图谱,第二展厅开辟了榫卯构造互动和闻喷鼻香识木体验区。
不雅观众可通过木质喷鼻香薰辨别木料气味,在榫卯构建体验区体验拆解12种不同的榫卯家具构件。
展览期间,颐和园博物馆、德和园扮戏楼将举行“木材说”等科普活动,不雅观众可以参加“鲁班锁”、榫卯构造拆解等项目。

此外,展出的展品均拥有自己的“身份牌”,不雅观众可以阅读词条或扫二维码理解展品的详细信息,同步开通的“云”不雅观展线上平台方便大家线上不雅观展。

新京报 张璐

编辑 白爽 校正 陈荻雁